贵州铜仁民主评议“七站八所”解决问题上千个
基层站所作为直接面对面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窗口,其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地方的党群关系和政府形象。为切实解决基层站所不正之风问题,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去年以来,贵州省铜仁地区采取“统一组织,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面向社会,群众参与”的方式在全区公安、工商、计生等九个系统1273个基层站所中展开民主评议活动,解决问题1176个。
紧贴基层,广泛听取民意
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工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县纠风办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参评单位积极配合,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做到一切从维护群众的利益出现,真心为群众办事。评议活动主要采取“听、看、访、查、议、评”等方式进行,评议内容为信息公开、依法行政、环境建设、办事效率、廉洁自律、制度建设六个方面。九个被评系统的基层站所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和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地、县纠风办和评议代表采取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和明察暗访基层评议单位等形式,对被评议单位的行风建设情况开展深入调查。两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先后召开座谈会780次,走访群众48500多人次,发放社会调查问卷13万多份,共征求收集到各被评议站所的意见和建议2017条,其中带有共性的有9大类52条。针对行评代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各基层站所逐条梳理分析,逐项对照自查,做到了面对问题不回避、不护短,深刻剖析根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如德江县工商部门针对评议中反映工商所打假力度不够的问题,该局立即成立了市场整治领导小组,对无照经、假劣农资等进行专项清理。
优化服务,拉近干群距离
为了全面掌握被评站所民主行风建设的真实情况,地、县纠风办从社会各界聘请了613名评议监督员,赋予其调查、监督、评议的权力,帮助被评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整改。各行业主管部门对被评基层站所的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建立整改台帐,限期给予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给群众明确答复,确保评议工作落到实处,突出实效,达到目的。各被评部门根据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基层站所开展了面对面集中测评大会,针对评议代表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改。如,工商部门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年检时间问题,开展了上门为企业年检服务,积极推行网上年检,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和节省了时间,使企业在家就可以完成年检。德江县评议代表对收集的突出问题指定站所负责人进行面对面解答,在面对面评议中,代表当场提出群众最关心的问题32件,当场回答能解决的28件,有4件由部门建立台账,指定专人限时办结。各被评单位在评议活动期间都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加大了“首问责任制”和“限时服务承诺制”的落实力度,实行“文明用语”、“办公禁语”,设立了便民椅、便民信箱等便民设施,使文明执法成为了每个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
注重整改,真心为民办事
紧抓面对面评议整改环节,紧盯问题整改,为推进各站所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深入开展,防止评议“走过场”、搞形式,各单位注重落实整改,做到边评边改、评后即改。纠风办在被评单位自己查找和评议组查找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及时督促被评单位抓整改,能够及时整改的及时整改,把落实整改、解决问题贯穿于评议工作的全过程。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比较多的站所,督促其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目前,已边评边改1283条,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176个。如,工商部门针对市场上短斤少两的问题,加强了对经营者的管理,深入到各农贸市场、超市以及交易点开展打击短斤少两、坑害消费者的不法行为。民政部门针对反映吃低保“空响”的问题,联合纠风办开展阳光低保专项清理行动,全面清理城乡低保中的“关系保”、“人情保”等问题